2016-06-24 16:56:29
電商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另外一種“城市病”——包裝垃圾增量大,城市垃圾處理能力跟不上。昨天,記者在高安屯垃圾焚燒廠二期看到,開始試運行的垃圾焚燒系統已經焚燒了4萬噸垃圾,每天還有成堆的垃圾源源不斷向這里運送,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建設二期工程的時候預期可以保證消化朝陽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但現在看,處理能力有些跟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預計6月底7月初高安屯二期便可以滿負荷試運行。這將是北京第二大垃圾焚燒廠,處理規模僅次于魯家山垃圾焚燒廠。
垃圾處理能力跟不上垃圾增速
據了解,高安屯垃圾焚燒廠二期正式投入運營后,三條焚燒線日處理垃圾能達到1800噸,加上一期工程,高安屯未來日處理能力能達到3400多噸,這里每天處理的來自朝陽區的生活垃圾將接近4000噸。
焚燒中心項目總工程師陳輝對二期投入使用后的垃圾處理能力還是有些心里不托底,他望著忙碌的抓鉤說:“這些年垃圾增量太大,增速太快,垃圾焚燒廠的處理能力有點趕不上垃圾增長的速度了。”網上有人打趣說,電商的高速發展不但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更多包裝垃圾。陳輝說,現在有很多生活垃圾是各種包裝以及餐盒。除此之外,人口增加也對垃圾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預計達到200億件。有專家指出,快遞包裝垃圾已經成為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因素和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之一。
今年還將有多個垃圾焚燒廠運行
記者從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根據前5個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生活垃圾還保持著一定增長的態勢。為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主要靠垃圾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來維持,生活垃圾處理仍處于一種緊平衡的狀態。而據測算,目前全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總庫容僅剩下大約1200萬立方米,僅相當于一座大型填埋場的容量。
為了提高垃圾處理能力,今年,延慶、董村綜合處理廠以及南宮、高安屯二期、海淀大工村焚燒廠等處理設施將投入運行。屆時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5350噸/日。
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到“十三五”末,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3.0萬噸/日,資源化處理比例會進一步提高,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新京報記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