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楠
當霧霾頻頻來襲時,你是否想到船舶和港口造成的污染也是一大元兇?
船舶和港口,看似和大氣污染聯系不大,實則不然。截至2013年底,我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7.26萬艘,凈載重量2.44億噸。全球十大港口,我國占據八席,吞吐量約占全球的1/4。
與此同時,船舶運輸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世界工廠”成長的煩惱
作為世界工廠,全球超過95%的集裝箱都產自中國,而服務于這些貨物的運輸車輛、搬運機械、運輸船舶等都會把污染物排在港口,這使港口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船舶燃用高含硫量劣質燃油是造成其污染排放的最大影響因素。目前,我國船用燃料消耗中有60%~65%為船用燃料油,少量用輕柴油(普通柴油)。根據《船用燃料油》(GB/T 17411-2012)標準,目前,我國的船用燃料油硫含量在1%~3.5%(10000ppm~35000ppm),是國四柴油(含硫量50ppm)的 200倍~700倍。
據測算,2013年,在我國港口停靠的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受船舶污染影響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
當然,船舶和港口污染同樣影響著內陸地區的大氣環境。《中國船舶和港口空氣污染防治白皮書》指出,大約70%的船舶廢氣排放發生于距離海岸線400公里以內的海域內,但是根據模型模擬,海陸風能將船舶排放的廢氣向內陸輸送幾百公里,影響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
油品替代促進船舶減排
面對船舶和港口污染,從國家到地方都在積極行動。治理船舶污染,我們已經起步。
交通運輸部出臺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已開始實施。根據《方案》要求,我國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設立了3個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通過控制在排放控制區內航行、停泊、作業的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改善我國沿海和沿河區域特別是港口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
經初步測算,船舶排放控制區設立后,到2020年,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硫化物和顆粒物將比2015年分別下降65%和30%。
長三角水域從4月1日起率先成為排放控制區。
現在,長三角水域率先成為船舶排放控制區已有半年。這半年里,我國各港口、航運企業基本上較好地落實了新政要求。
4月1日起,上海率先實施國內船舶排放控制政策。
8月,江蘇省蘇州市出臺設置船舶排放控制區新政。到2019年進入蘇州市船舶排放控制區的船舶全部使用符合標準的低硫燃油,或者采取等效的替代措施達到排放要求。
廣東省深圳市自10月1日起,提前實施《方案》中的靠泊船舶污染控制要求,強制船舶靠泊期間使用低硫油。
缺乏排放標準也給船舶污染控制帶來了困難。今年8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船舶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一、二階段)》(GB15097—2016),填補了我國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空白。
經估算,僅全國運輸船舶(不包括漁船),通過提高燃油品質,若第一階段燃料油硫含量不超過5000mg/kg,將使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削減約54萬噸,PM排放量每年削減約4萬噸;若第二階段的燃料油硫含量降低到1000 mg/kg以下,將在第一階段減排基礎上,每年繼續減少SO2排放約11萬噸,減少PM排放約1萬噸。
與所有法規政策一樣,只有真正將措施落到實處,才能夠達到《方案》預期的減排效果。
加強監管保障標準落地
根據現在的油價,每噸含硫量0.5%的船用燃油比高硫油貴約1100 元。當油價較高時,這一差價會更大。如果違規被抓住的幾率較小,在較大的成本差異的驅使下,船東或船舶運營企業會更傾向于使用不合規的燃油。歐盟走過的路,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論斷。
2015年前,歐盟成員國抽查船舶燃油使用情況的比例僅有0.1%。據報道,有一半被抽查的船舶違規使用高硫油。2015年,北海和波羅的海區域的歐盟成員國將檢查比例提高至約為到港船舶的10%。檢查人員還對大概13%的抽查船舶抽取了油樣。船舶檢查和抽取油樣的比例提高后,2015年僅發現5%被檢船舶未按照規定換油,與2014年50%的違規率相比是顯著的進步。
設置較高的處罰將對企業起到有力的威懾作用。已實施船舶轉用低硫油規定的國家和地區采取的一系列處罰措施包括罰款和非經濟處罰,如扣留船舶或拘留、監禁等。
我國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使用不符合標準或者要求的船舶用燃油的,由海事管理機構、漁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推進《方案》實施,交通運輸部出臺了《船舶排放控制區監督管理指南》等配套文件。根據《指南》規定,除了罰款,執法人員還可以扣留船只進行檢查或要求船舶糾正違規行為。這將對未執行規定的船舶產生更大的威懾力。
除了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一定的補貼政策會刺激船舶改造的積極性。在這方面,一些地方已經先行先試。去年4月,深圳市交通、人居、發改、財政等部門共同印發了深圳市港口、船舶岸電設施和船用低硫油補貼辦法和實施細則,同時按75%~100%的比例補貼轉用低硫油增加的成本。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