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7月1日起在全國先行試點征收水資源稅,截至9月底,全省已累計申報水資源稅2.74億元。取用地下水企業、超采區企業及特種行業的稅負均有所增加。水資源稅開征倒逼高耗水企業調整用水結構,水資源稅抑制地下水超采的調控作用初步顯現。
■鋼鐵行業繳稅比重最大
記者從河北省地稅局了解到,水資源稅開征3個月以來,企業負擔變化總體表現為“三增三平”,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三增即抽取地下水企業稅負增加,超采區企業稅負增加,特種行業稅負增加;三平是居民生活用水負擔持平,企業正常用水負擔基本持平,農業用水負擔不變。
據了解,按照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制定的稅額標準,一般超采區要高于非超采區,嚴重超采區高于一般超采區。通過測算,河北省確定非超采區、一般超采區和嚴重超采區地下水每立方米的稅額分別為1.42元、2.01元和3.54元。
從河北省地稅局9月份水資源稅收入分析來看,全省超采區納稅人戶數較多、稅額較大;鋼鐵、水泥行業在申報水資源稅納稅人中比重較高,其中,鋼鐵行業繳納水資源稅比重最大。
“按照改革政策設計,我們通過提高地下水稅額標準,加大對取用地下水企業的征管力度,有利于引導企業調整用水結構,少用稀缺的地下水,盡量使用地表水,符合中央抑制地下水超采的改革目標。”河北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份,河北全省取用地下水稅收收入是地表水的8倍,稅收宏觀調控作用開始顯現。
■企業主動調整用水結構
河北省廊坊三河華堂圓方國際有限公司經營著一家擁有18洞的高爾夫球場,一直以來地下水的取水量月均達1萬噸,如果用水量不變,水資源稅改革后企業用水支付費用將由原來2.8元/立方米猛增到了30元/立方米。
“稅負的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必須采取措施減少取用地下水。”公司總經理李彤說,到地稅部門詳細了解政策后,公司在7月初投資200多萬元對球場的雨水收集系統進行了改造升級,全方位做好防滲處理,并新建一處人工湖。改造后,3個蓄水人工湖蓄水總量達20萬噸以上,可滿足球場近一年的使用。
同時,這家企業還采取減少灌溉、改種抗旱草皮植被等措施,多管齊下減少采用地下水。球場雨水收集系統改造后的第一個月,這家公司月取用水量就減少到1348噸,可少繳稅款23萬余元。
“水資源稅開征以來,我們這樣的高耗水企業成本明顯增加。為降低成本,我們正在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盡量不用地下水。”河北淶源奧宇公司是一家鋼鐵企業,企業財務部負責人宋學虎如是說。
目前,淶源縣5家重點鋼鐵企業都建立了節水制度,并對設備進行節水改造,鐵礦采選企業普遍采用尾礦回水技術,關停地下水水井,預計下半年可節約地下水48萬立方米,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多部門聯手形成治稅合力
為保障水資源稅順利征收,河北省地稅局與省財政廳、水利廳、住建廳等部門研究起草了《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河北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文件,報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后,下發執行。同時,還建立了改革路線圖、推進任務表,明確了相關政策、征管流程,構建了水資源稅征收的制度框架。
河北省注重多部門聯手形成治稅合力。河北省地稅、財政、水利、住建等部門加強溝通配合,建立健全聯席會議、信息交換、聯合檢查、協同監管等工作機制,聯合開展納稅人信息核查移交,強化部門銜接配合,共同構建起了“水利核準、納稅申報、地稅征收、聯合監管、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河北省水資源治稅合力。
為實現信息共享利用,河北省地稅局還開發上線運行了水資源稅征管信息傳遞平臺,實現了地稅與水利部門之間取水許可信息、取水量信息、年度取用水計劃等信息的實時傳遞。
此外,地稅部門還聯合水利部門開展水資源稅業務培訓,在辦稅服務大廳設置納稅政策咨詢崗,開通綠色通道,講解辦稅流程,解答涉稅咨詢。
下一階段,河北省地稅系統將重點配合水利、公安部門開展打擊非法取水工作,繼續開展取水量計量聯合核查,建立取水量核定公示制度,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稅征管流程,全面提升管理質效。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