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出六大重點任務,包括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節能降碳、積極推行綠色制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加快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變革。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工業領域降碳成為事關企業發展的必經新賽道。
作為龍頭環保企業,清新環境走出舒適區,堅定推動“低碳化、資源化”戰略方向,通過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并購兩大途徑,從過程端、源頭端協同推進減污降碳,為生態環境治理、資源再生利用、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創造更多可能性,以期為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布局綠色新賽道、培育低碳新動能。
探路低碳化
今年年初,清新環境將翹首以盼的發展戰略公之于眾——在既有的“生態化”發展方向上,重點協同推進“低碳化和資源化”的兩大發展方向。作為與雙碳項目息息相關的業務,“低碳化”成為清新環境布局綠色產業打頭陣的新賽道。
方向錨定,清新環境馬不停蹄開始“擼起袖子加油干”。截至目前,清新環境以8.06億元收購天壕環境16個余熱利用項目,并收購了位于長三角區域的含銅危廢資源再生項目。新建項目方面,清新環境在山東平陰打造綜合能源服務和環境協同治理的典型項目,參與四川金堂縣建設循環經濟利用示范區靜脈產業園示范項目,同時聯合京能國際在新能源、工業園區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進行業務合作。
為何選擇余熱利用業務為切入口?
“一方面,清新環境有能源問題過程端管理的意識,另一方面也在于相關余熱項目相對優質和成熟。商業模式方面,清新環境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用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這種模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清新環境董事長鄒艾艾說。
余熱利用可以參照廢能回收利用(廢氣、廢熱、廢壓)原理進行減排貢獻測算。探路低碳化,清新環境用數據說話。此前初步測算,清新環境相關余熱發電項目年合計節約標煤約32萬噸,折算減排二氧化碳約80萬噸。
問道資源化
“資源化”是清新環境布局綠色產業新賽道的另一驅動力。
“雙碳”目標提出后,政策支持層層加碼,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正值發展風口,“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的緊迫性不言而喻。“十四五”期間,國家資源綜合利用法有望落地,立法保障增強發展確定性,護航再生資源行業良性發展。再生金屬作為行業供給的優質綠色補充,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減碳效應明顯。
清新環境問道資源再生和循環經濟,其本身較傳統礦產資源冶煉具有客觀的碳減排效果,與低碳新賽道不謀而合。相關研究表明,在銅行業中再生銅每噸排放1.13噸二氧化碳,僅為原生銅的27.6%,再生銅有明顯的低碳效應,實現危廢安全處置的同時,助力減污降碳。
清新環境位于長三角區域的含銅危廢資源再生項目,毗鄰重要的產廢區域,地緣優勢明顯,在處置規模和綜合處置能力上都位于行業前列,在行業競爭中比較優勢突出。
在外延式并購的同時,清新環境也積極借助股東優勢在四川省內拓展循環經濟領域的示范項目。近期,子公司國潤水務通過增資擴股形式與金堂縣國資平臺公司合作,推進金堂縣城市“大管家”綜合服務項目,助推靜脈產業園建設。“通過靜脈產業盡可能地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經濟模式,改造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閉環經濟模式,實現生活和工業垃圾變廢為寶、循環利用。這些項目不僅是緩解資源瓶頸約束的有效途徑,也是減輕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措施,可為地方綠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說。
求索新模式
“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清新環境二十余載深耕環保行業一脈相承的寶典,轉型低碳賽道也不例外,清新環境守正出新,在新領域摸索創新模式。
今年5月,“山東平陰豐源炭素余熱發電+環保一體化項目”一次并網成功,順利竣工并進入運營階段。項目可將余熱發電、煙氣治理和廢水減排、零排有機整合,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綜合化利用;可實現高溫煙氣、蒸汽、水資源的階梯利用,解決單一系統中存在的水資源、熱能資源的浪費。余熱發電供電量可滿足廠內95%以上的用電負荷,脫硫、脫硝、除塵項目采用清新環境自有技術,可滿足超低排放要求,達到預期效果。
鄒艾艾指出:“該項目是國內炭素行業第一個工業余熱發電且兼具煙氣治理及廢水零排放的投資運營項目,炭素行業的數字化建設的標桿項目、清新品牌標桿示范案例,也是清新環境工業節能+環保業務一體化的新突破。”
資源再生利用方面,清新環境正尋求技術突圍。危銅資源化利用是環保細分領域的優勢賽道,同時也是危廢處置行業的發展趨勢。清新環境通過含銅危廢資源再生項目擴大危廢資源化領域業務的處置規模,拓展深度資源化業務,延伸細分領域業務鏈,增強盈利能力及危廢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以技術為引擎,清新環境布局綠色新賽道,培育低碳新動能交出了喜人答卷。根據7月22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生態化板塊、資源化板塊穩中有進,助力清新環境實現營業總收入38.80億元,歸屬凈利潤2.632億元,實現了雙增長。
一手夯實“治污”本營,一手舉起“減碳”大旗,清新環境將嚴格以《方案》要求為目標,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綜合環境服務商。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