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商會六屆十次會長會議于2025年2月16日,在北控水務集團召開。商會會長、常務會長、副會長、監事長、秘書長及企業代表共40余人出席會議。
會議由環境商會會長李其林主持,主要審議環境商會2024年度工作總結,財務收支報告,秘書處組織績效考核結果,審議商會2025年度工作計劃,財務預算,秘書處組織績效考核指標;以及其他事項。
李其林 環境商會會長
在全國工商聯指導下,2024年,環境商會積極履行商會職能,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對外搭建環境企業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的對接,與安徽、四川、江蘇、浙江、山東、重慶、深圳等省市,就減污降碳、新機遇和增長點、合作共贏等方面,共享發展經驗,共謀發展路徑。另一方面,對內促進企業之間合作。聯合50家領先企業發起“環境產業鏈伙伴計劃”,促進產業協同發展。聯合50余家頭部企業發起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引領更多企業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促進企業跨界交流。
隨著雙碳戰略的推進和實施,環境產業積極融入從源頭減排、過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鏈條。此外,低碳發展、科技創新、數智技術等跨領域的合作,不僅拓寬了產業的發展空間,也對環境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經討論,會議形成如下共識:
一是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宏觀經濟壓力逐漸加大,“十五五”將是行業的重要分界點,產業鏈結構和服務模式都發生相應的改變。需要商會更加積極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凝心聚力,報團取暖,搭建更多層次、更大范圍的交流平臺,加強會員內部對接合作,增強中小會員企業獲得感,推動環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協同發展。
二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只有在技術創新、管理提升以及戰略調整方面具備足夠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在行業內立足。企業要苦練內功,提質增效,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尋找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商會應積極引導企業創新思想,拓展思維,促進跨界交流,引進新技術、新資本,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探尋企業轉型有效路徑。
三是隨著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行業重心從新建項目轉向存量市場的運營優化和提標改造,產業增速明顯放緩,增量市場趨于飽和,產業不能繼續依賴政策的推動,須尋找新的增長點。商會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組織供需對接會、項目推介會等活動,以及組織企業參與國際考察活動,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國外市場。
四是加強商會自身管理建設,商會要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積極提升管理能力,拓展會員服務渠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出,提質增效,為會員企業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
本次會長會議得到北控水務集團的大力支持。
會議當天,環境商會一行前往北控水務集團參觀交流,聽取了北控水務情況介紹;了解北控水務的綜合智能管理成效。
據了解,北控水務服務領域覆蓋100多個地級市,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葡萄牙、安哥拉、博茨瓦納等8個國家;擁有水廠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共計1455座,其中包括1215座污水處理廠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170 座自來水廠、69座再生水處理廠及1座海水淡化廠,總設計能力為4396萬噸/日。
為促進產業鏈優化升級,構建協同聯動產業新生態,今年5月,環境商會聯合50余家領先企業共同發起“環境產業鏈伙伴計劃”。伙伴計劃旨在凝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焦產品服務創新迭代與品質提升,著力打造具有帶動能力和協同效應的現代化環境產業鏈。
作為“環境產業鏈伙伴計劃”的發起單位之一,北控水務提出了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的思考,希望與行業共同探索跨組織的協同聯動。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冒建華表示,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理念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認可,作為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一環,企業承擔著創新責任,也需要不斷進取和突破,逐步形成廣覆蓋、深研究的創新模式。北控水務鯤鵬智采籌備工作組負責人李丹介紹,通過集中采購,和產品標準化的精益管理突破,提升客戶驗收的得分率,年財產理賠率逐漸下降。從2022年開始,北控與首創環保集團和光大水務集團進行聯合集采,已增長到五個品類,每年降本率約10%左右。
北控水務始終秉持開放共贏的理念,通過技術、產品、資本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實現固鏈和延鏈。未來,愿與更多環境企業開展深入合作,有效促進產學研融合,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信環境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書平,中核環保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翼鑫受邀出席活動。
攜手同行啟新程!環境商會經歷近十八年的發展,在環境產業發展歷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環境商會始終致力于加快中國環境產業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進程,做好政府的助手、行業的推手、企業的幫手。期待更多環境企業加入商會,同心同德、精誠協作,建設美麗中國。
環境商會將在業界同仁的關愛與支持下,繼續努力,為產業和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鼓與呼。期待下次相聚!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