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臺山上川島風電場一、二期兩個項目列入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這標志著江門市獲準進入全球減排市場開展“碳交易”。中廣核臺山川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將和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發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據推算,該項目將可獲利數千萬元。
通過“碳交易”將賺數千萬元
所謂CDM,是指為了解決全球溫室效應氣體增長而衍生出的一種減排機制,它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規定的跨界進行溫室氣體減排的三大機制之一。
《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必須在2008年至2012年間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5種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暫時不在此列。根據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向不承擔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家購買“可核證的排放削減量(CER)”,從而履行《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減排義務。
由于發達國家減排成本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從國外購買溫室氣體排放配額比花費大量資金改進工業技術減排合算得多,因此,發達國家更愿意把資金和技術投入到發展中國家,從而間接獲得排放配額。
記者獲悉,按照國家發改委對臺山上川島風電場二期項目的批復,中廣核臺山川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將向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轉讓該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總量不超過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轉讓價格不低于12歐元。以此推算,臺山上川島風電場一、二期兩個項目通過“碳交易”可獲利數千萬元人民幣。
川島風電場三期項目也將申請
據悉,臺山市川島風電場位于川山群島中的上、下川島,場址內以山地為主,海拔高度在258至322米之間,是廣東省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島嶼之一。此次獲國家發改委批復的上川島風電場一、二期項目總規模約為8.5萬千瓦,建成投產后,除每年將為川島及周邊地區提供大量電力外,還可以每年減少排放十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記者日前從中廣核臺山川島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處獲悉,目前該項目正在聯合國進行注冊,待注冊結束后,即可與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進一步合作。
“站在我國企業的角度來講,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好處就是能夠使企業不僅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且還可獲取經濟利益,此外也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成績。”中廣核臺山風電有限公司相關人士稱。
據悉,截至去年1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共批準CDM項目1749個。目前,川島風電場三期項目也在準備申請。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