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7:19
專家:我國污水處理廠歇工嚴重 資金缺口700多億
中國經濟網2月3日訊 (賈偉)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官員介紹,目前我國部分污水處理廠開工不足。相關課題組調查發現,全國1400多座污水處理廠中,有一半處于半開工狀態。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博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污水處理費每年征收只有40億—50億元,保守估計資金缺口達700多億元。
傅濤表示,以某省為例,該省2007年以前已建設的17座集中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27萬噸。2007年1—6月份,僅有14座污水處理廠正常運營,平均運行天數為161天,平均日處理能力為63萬噸,僅為設計處理能力的47%。尤其是2006年新建的8座污水處理廠中,就有3座沒開機運營。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官員介紹,2008年1—9月份共削減COD(化學需氧量)500多萬噸,處理污水190億噸,預計2008年污水處理達到240億噸。但如果按照日處理能力8500萬噸計算,全年處理污水應該在306億噸,說明部分污水處理廠開工不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官員表示,目前造成大量污水處理廠閑置的原因是處理費征收不到位和管網配套建設不夠。
為了完成“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指標下降10%的硬性考核約束,多建污水處理廠已經成為很多地方政府的投資傾向。但是熟悉水處理行業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卻發現,申建項目基本都是污水處理廠,關于水處理管網建設的項目卻很少。
傅濤博士認為,到“十一五”期末,污水處理廠將達到3000座,按年處理量500億噸,按每噸污水處理費1.5元計算,需要750億元,這還只是保守估計的數字,但是目前污水處理費每年征收只有40億—50億元,缺口很大。環保產業任重而道遠。
他表示,4萬億元投資用于環保產業的部分,應該集中投向資金沉淀度大的管網等非盈利性設施,以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水務市場。